【秋下荆门原文及翻译】《秋下荆门》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描绘了秋天行舟于荆门一带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翻译及。
一、原文
秋下荆门
李白
荆门山色远,江水日西流。
落日依山尽,孤帆逐浪游。
天高云自远,风急雁难留。
欲问归期近,愁心满客舟。
二、翻译
秋下荆门
李白
荆门山的景色遥远而壮丽,江水日夜向西流淌。
夕阳渐渐消失在山后,一只孤帆随波逐流。
天空高远,云朵自由飘荡,风势猛烈,大雁难以停留。
想要询问归家的日子还有多远,心中却充满了忧愁,满船都是离别的思绪。
三、与分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落日依山尽”、“孤帆逐浪游”等句,生动地刻画了秋日江景的辽阔与寂寥;“天高云自远,风急雁难留”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漂泊无依的情绪。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与内心的惆怅。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秋下荆门 |
作者 | 李白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唐代,诗人行舟荆门,秋日所作 |
主题 | 秋景描写、思乡情怀、人生漂泊 |
意象 | 荆门山、江水、落日、孤帆、云、雁 |
情感 | 孤独、忧愁、思乡、对归期的期盼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
翻译要点 | 抓住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传达诗人内心感受 |
五、结语
《秋下荆门》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情感交融的特点。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此诗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之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