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大盗孙殿英最后结局如何】孙殿英,原为北洋军阀时期的一名将领,因盗掘清东陵而臭名昭著。他于1928年率部盗挖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陵墓,盗取大量珍贵文物,震惊全国。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腐败,也使孙殿英成为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之一。那么,这位“东陵大盗”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一、
孙殿英在盗掘东陵后,虽一度受到舆论谴责,但并未受到严厉惩罚。随着时局变化,他在不同政权中辗转,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被逮捕,并因历史罪行接受审判。其结局较为悲惨,晚年生活困顿,最终在1947年病逝。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孙殿英 |
出生年份 | 1873年 |
死亡年份 | 1947年 |
主要事迹 | 盗掘清东陵(1928年) |
初期下场 | 未受重罚,被撤职 |
后期经历 | 投靠张作霖、冯玉祥、蒋介石等势力 |
新中国成立后 | 被捕入狱,接受审判 |
最终结局 | 因历史罪行被判刑,1947年病逝 |
三、背景补充
孙殿英早年投身军旅,曾在冯玉祥手下任职。1928年,他借“剿匪”之名,率部进入清东陵地区,盗掘了慈禧和光绪的陵墓,盗走大量珍宝。尽管此事引发全国震动,但因当时政局动荡,他并未受到法律严惩,反而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继续活跃。
抗日战争期间,孙殿英曾短暂投靠日本,后又转向国民政府,但始终未能获得长期信任。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关押一段时间后释放。1947年,他因健康问题病逝于河北保定,终年74岁。
四、结语
孙殿英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伴随着污点。他因盗掘皇陵而闻名,却在乱世中得以苟延残喘。他的结局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与道德的复杂性,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