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是什么意思】“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是一句源自古代的成语或俗语,常用于形容绘画或艺术创作中对细节的精心打磨与反复推敲。这句话出自清代画家郑板桥的《题画》诗:“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非欲速也,欲其精也。”意思是说,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往往需要花费十天的时间来画一池水,五天的时间来画一块石头,不是因为不急于完成,而是为了追求作品的精细和完美。
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清代郑板桥《题画》诗 |
原意 | 画家为追求作品精细,耗费大量时间打磨细节 |
现代引申义 | 比喻做事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用于赞扬他人做事严谨、注重质量 |
文化背景 | 体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慢工出细活”精神 |
解读与延伸: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态度,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强调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保持耐心、专注和细致的重要性。无论是艺术创作、科学研究,还是日常工作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此外,这一说法也反映了古人对“质”与“量”的辩证思考——并非越快越好,而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艺术成就或工作成果。
小结: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不仅是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形象描述,更是对“精益求精”精神的高度概括。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要忽视质量;在快节奏的时代中,也要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