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的成语有哪些】“待”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常用于表示“等待、对待、期待”等含义。在成语中,“待”字常常出现在成语的中间或末尾,形成一些固定搭配。以下是一些含有“待”的常见成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含“待”的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 |
等待 | 指守候某人或某事的到来 | 《史记·项羽本纪》 |
有待 | 表示某种情况尚未成熟或需要进一步发展 | 《论语·子路》 |
待价而沽 | 比喻等待好的价钱才出售,也比喻等待时机 | 《后汉书·王符传》 |
待人接物 | 指与人相处和处理事务的方式 | 《礼记·大学》 |
静待时机 | 指安静地等待合适的时机 | 现代常用表达 |
坐待其成 | 指不主动努力,只是等待成功到来 | 《左传》 |
以逸待劳 | 指在对方疲劳时,自己却处于休息状态来迎战 | 《孙子兵法》 |
虚位以待 | 指空着职位等待合适的人来担任 | 《史记·高祖本纪》 |
不可多得 | 虽不含“待”,但常与“待”连用,如“难得一遇,待之如宝” | 现代常用 |
待我来 | 口语化表达,表示“让我来处理” | 现代口语中使用 |
二、小结
“待”字在成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既可以表示“等待”,也可以表示“对待”或“期待”。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文学作品甚至历史典籍中都有广泛应用。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待”字在不同成语中的意义和用法,帮助我们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