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谁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被用来劝诫人们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这句话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哲理,也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人性与行为的深刻洞察。
一、
“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遗诏中的一句话。原文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这句话强调的是“积小成大”的思想,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因小失大。
虽然这句话常被误认为是诸葛亮所说,但实际上,它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中,由刘备亲口说出,后被广泛引用和传播。
二、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临终遗诏) |
原句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常见误解 | 常被误认为是诸葛亮所说 |
作者/出处人物 | 刘备(蜀汉昭烈帝) |
含义 | 不要因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要因好事小而不做 |
哲学思想 | 强调“积小成大”,注重细节与行为积累 |
现代应用 | 用于教育、道德修养、企业管理等场合 |
三、结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深思的处世之道。它提醒我们,每一个行为都可能影响未来,即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谨言慎行,以德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