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雷不及掩耳什么意思】“疾雷不及掩耳”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迅速,让人来不及反应。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雷声来得极快,连捂住耳朵的时间都没有,因此常用于强调突发事件的快速和出其不意。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疾雷不及掩耳 |
拼音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
释义 | 比喻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令人来不及反应。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突发事件或行动迅速的情况。 |
近义词 | 突如其来、措手不及、猝不及防 |
反义词 | 循序渐进、有备无患、从容不迫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突发事件 | “敌人突袭,我们毫无准备,真是疾雷不及掩耳。” |
强调行动迅速 | “他动作敏捷,简直疾雷不及掩耳,就完成了任务。” |
说明计划仓促 | “这次改革推进得太快,简直是疾雷不及掩耳,让人难以适应。” |
三、总结
“疾雷不及掩耳”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事件发生之快、出人意料。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它多用于负面或中性情境,表达突如其来的变化或无法预料的结果。
通过了解它的来源、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