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张是怎么做的】“千张是怎么做的”是很多人对传统豆制品——千张的制作过程充满好奇的问题。千张,又称豆腐皮、素鸡皮,是一种由豆浆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薄片状豆制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广泛用于中式菜肴中。下面将从原料准备、制作流程和关键步骤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原料准备
制作千张的主要原料包括:
原料名称 | 用量(每100斤豆浆) | 作用 |
黄豆 | 约25公斤 | 提供蛋白质和油脂,是千张的基础原料 |
水 | 约100公斤 | 用于浸泡黄豆和调制豆浆 |
石膏/卤水 | 约2-3公斤 | 作为凝固剂,帮助豆浆凝结成块 |
二、制作流程
千张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豆与浸泡:选择优质黄豆,清洗后浸泡8-12小时,使其吸水膨胀。
2. 磨浆与煮浆:将泡好的黄豆加水磨成豆浆,再加热至沸腾,去除豆腥味。
3. 点浆:在煮沸的豆浆中加入石膏或卤水,使豆浆缓慢凝结成絮状。
4. 舀皮:用特制的竹匾或铁盘在凝结后的豆浆表面轻轻舀起一层薄膜,即为千张。
5. 晾干与压模:将舀出的千张摊开晾干,或压成块状保存。
三、关键步骤说明
步骤 | 说明 |
浸泡时间 | 时间过短会导致黄豆未充分吸水,影响出浆率;时间过长则易发酵变质 |
煮浆温度 | 必须达到100℃以上,确保杀菌并去除异味 |
点浆控制 | 凝固剂的用量和温度直接影响千张的质地和厚度 |
舀皮技巧 | 需要熟练操作,才能保证千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
晾干方式 | 自然晾晒或烘干均可,但需避免阳光直射以防变色 |
总结
千张的制作是一门讲究技巧的传统技艺,从选豆到晾干,每一步都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虽然现代工业化生产已部分替代了手工操作,但传统的手工千张依然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千张 |
类型 | 豆制品 |
主要原料 | 黄豆、水、石膏/卤水 |
制作方法 | 浸泡→磨浆→煮浆→点浆→舀皮→晾干 |
特点 | 薄而有韧性,口感细腻,富含植物蛋白 |
如你对千张的具体做法或相关食谱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在不同地区的变种做法,如山东千张、四川千张等,各有特色,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