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国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印文化研究、梵文与巴利文的研究以及佛教典籍的翻译工作,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季羡林早年留学德国,专攻印度学,曾师从著名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语言、佛教文献、中印文化交流等领域。他不仅精通多种语言,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在《红楼梦》研究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他在北京大学长期任教,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务。他的一生著作等身,代表作品包括《敦煌新书》《中印文化关系史》《印度简史》《罗摩衍那》译本等。
季羡林主要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季羡林 |
出生日期 | 1911年8月6日 |
逝世日期 | 2009年7月11日 |
籍贯 | 山东临清 |
学历 | 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 |
专业领域 | 印度学、佛学、语言学、中印文化交流 |
主要成就 | 梵文、巴利文研究;《罗摩衍那》汉译;中印文化交流研究 |
著作代表 | 《敦煌新书》《中印文化关系史》《印度简史》《罗摩衍那》 |
教育背景 |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 |
社会职务 |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 |
语言能力 | 精通德语、英语、梵文、巴利文、俄语等多国语言 |
季羡林一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强调文化多样性与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他不仅是学术界的巨擘,更是一位深受学生和读者尊敬的长者。他的思想与研究成果,至今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