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登楼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登楼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借登楼远望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局动荡、怀才不遇、思乡怀国的复杂情感。以下为该赋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内容。
一、
《登楼赋》以作者登上高楼所见所感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是汉魏时期辞赋中的佳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王粲《登楼赋》 |
作者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 |
创作背景 | 汉献帝建安年间,王粲避乱荆州,有志难伸,借登楼抒怀。 |
文体 | 辞赋 |
主题思想 | 抒发怀才不遇、思乡怀国、忧时伤世之情。 |
主要情感 | 孤独、悲愤、惆怅、忧国忧民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建安风骨”代表作之一,影响后世文人 |
三、原文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风以薄躯兮,飘乎若游云之浮。
仰飞鸟以高翔兮,目极千里而无休。
临大江之幽谷兮,瞰群山之崇丘。
观朝市之纷华兮,听鼓钟之喧啾。
思故园之乔木兮,怀旧里之林丘。
嗟人生之短促兮,感时运之多忧。
愿承先人之遗德兮,修吾身以从道。
虽才智之不足兮,亦志节之可求。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登此楼以远望兮,冀一快其心神。
然忧思之不可解兮,徒增我之烦忧。
四、注释
- 登兹楼:登上这座楼。
- 四望:向四方眺望。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销忧:消除忧愁。
- 斯宇:这栋楼。
- 显敞:明亮宽敞。
- 寡仇:没有敌人,指环境宁静。
- 挟清风:乘着清风。
- 薄躯:轻盈的身体。
- 游云之浮: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 仰飞鸟:抬头看飞翔的鸟。
- 目极千里:目光可以望到千里之外。
- 大江:长江。
- 幽谷:深谷。
- 瞰:俯视。
- 群山:众多的山峦。
- 朝市:早晨的市场。
- 纷华:繁华热闹。
- 鼓钟:敲钟击鼓的声音。
- 思故园:思念故乡。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旧里:旧居之地。
- 林丘:树林和山丘。
- 嗟:感叹。
- 人生之短促:人生的短暂。
- 时运之多忧:时代多变,忧患重重。
- 承先人之遗德:继承祖先的美德。
- 修吾身:修养自身。
- 从道:遵循正道。
- 才智之不足:才能和智慧不够。
- 志节之可求:志向和节操值得追求。
- 天地之无穷:天地永恒无尽。
- 哀人生之长勤:哀叹人生劳苦不断。
- 远望:远眺。
- 冀:希望。
- 一快其心神:让心情畅快。
- 忧思之不可解:忧愁无法排解。
- 徒增我之烦忧:只是增加我的烦恼。
五、译文
登上这座高楼向四方眺望,暂且在闲暇的日子里消解忧愁。
看到这栋楼所处的位置,确实明亮宽敞,没有敌人。
乘着清风轻轻飘动,仿佛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
抬头看着飞鸟高高飞翔,目光能望到千里之外。
面对大江的深谷,俯视群山的高丘。
看见早晨市场的繁华,听到钟鼓的喧闹声。
思念故乡的高树,怀念旧居的林丘。
感叹人生的短暂,感伤时代的多变与忧愁。
希望能继承祖先的美德,修养自身以遵循正道。
虽然才智不足,但志向和节操仍值得追求。
只可惜天地无穷无尽,哀叹人生却始终劳苦。
登上这楼远眺,希望能让心情舒畅一些。
然而忧愁无法排解,只是增添了更多的烦恼。
六、赏析
《登楼赋》以登楼为引,写景抒情,情感真挚动人。王粲通过描写登楼所见之景,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文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更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赋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层层递进,由景入情,由情入理,体现了王粲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赋中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普遍心态,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结语:王粲的《登楼赋》不仅是文学上的精品,更是情感与思想的结晶。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在乱世中的心境,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