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在哪】“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之一,因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汉代文化中对骏马与速度的赞美。那么,“马踏飞燕”究竟在哪里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总结。
一、马踏飞燕简介
“马踏飞燕”全称《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作品。该作品以一匹飞驰的骏马踏在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上为造型,象征着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
二、马踏飞燕的发现与收藏
“马踏飞燕”最早是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中被发现的。这件雕塑出土后,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和历史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该文物被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并作为馆藏珍品之一展出。
三、马踏飞燕的现状与价值
项目 | 内容 |
发现时间 | 1969年 |
发现地点 |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
收藏单位 | 甘肃省博物馆 |
雕塑材质 | 青铜 |
雕塑高度 | 约34.5厘米 |
雕塑意义 | 象征速度与力量,代表汉代雕塑艺术的巅峰 |
国际影响 | 被选为“中国旅游标志”,广受赞誉 |
四、结语
“马踏飞燕”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它的发现与保存,为我们研究汉代文化、艺术与科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如今,游客可以前往甘肃省博物馆一睹其风采,感受这件千年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如你有机会去甘肃旅游,不妨将“马踏飞燕”列入行程,亲自体验这件国宝级文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