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赵孟頫】《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记录了他在月夜与友人张怀民一同游览承天寺的情景。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豁达心境的胸怀。然而,有部分资料或网络内容误将此文归为赵孟頫所作,这显然是一个误解。本文将对此进行澄清,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文章背景与作者辨析
《记承天寺夜游》出自苏轼之手,写于他被贬黄州期间(1082年)。当时苏轼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心态,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文章虽短,却蕴含哲理,体现了“闲人”之志。
而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他的作品以书法和绘画为主,如《鹊华秋色图》《胆巴碑》等,与苏轼并无直接关联。因此,“记承天寺夜游赵孟頫”这一标题存在明显的错误。
二、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记承天寺夜游》 |
作者 | 苏轼(北宋) |
创作时间 | 1082年(元丰五年) |
地点 | 承天寺(今湖北黄冈) |
内容主旨 | 描写月夜美景,表达豁达心境 |
历史评价 | 被视为宋代散文经典,体现苏轼的文人情怀 |
错误来源 | 部分资料误将文章归为赵孟頫所作 |
正确归属 | 苏轼,而非赵孟頫 |
三、结语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极具文学价值的散文,其作者应为苏轼,而非赵孟頫。这一混淆可能是由于对历史人物和作品的不了解所致。我们在阅读和引用古文时,应注重准确性,避免因误传而导致信息失真。同时,也提醒读者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应多查阅权威资料,以确保知识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