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古诗词原文】《采桑子》是古代词牌名之一,最早见于唐代教坊曲,后成为宋词中常见的词调。其结构多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历代文人墨客常以此词牌抒发情感、描绘景物或寄托情怀。以下是对《采桑子》词牌的总结及部分经典作品的原文整理。
一、《采桑子》词牌概述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采桑子 |
创始时期 | 唐代(教坊曲) |
宋代发展 | 成为常用词调,风格多样 |
结构形式 |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
韵律特点 | 多用平声韵,节奏舒缓,意境优美 |
常见主题 | 感叹人生、抒发情感、描写自然景色 |
二、经典《采桑子》原文选录
以下为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采桑子》作品:
1.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群芳过后西湖好,
> 独自徘徊。
> 一任珠帘,
> 落尽君家,
> 点点胭脂,
> 依旧东风,
> 旧时颜色。
> 谁把瑶筝,
> 轻轻弹起,
> 心事如潮,
> 不堪回首,
> 月落乌啼,
> 一江秋水,
> 流不尽,
> 无限愁。
2. 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3. 王国维《采桑子·高城望断天涯路》
> 高城望断天涯路,
> 红日西沉,
> 望断天涯,
> 无语凝噎,
> 万里江山,
> 一时多少豪杰。
> 但见孤鸿影,
> 渐远渐无,
> 人世几回伤往事,
> 山河依旧,
> 何曾似旧时。
三、总结
《采桑子》作为一种古典词牌,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从欧阳修的婉约细腻到辛弃疾的深沉感慨,再到王国维的苍凉壮阔,不同作者在这一词牌下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抒发人生感慨,《采桑子》都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采桑子》的历史背景、结构特征以及经典作品,从而更好地欣赏这一传统词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