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杀卫玠出处于哪里】“看杀卫玠”是一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容貌俊美、气质非凡,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被看死”的感觉,常用于形容男子风度翩翩、仪表出众。
一、出处原文
《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载:
> “卫玠年五岁,其父王浑问曰:‘汝何以不似我?’玠曰:‘君不见我父之貌,岂得似君!’及长,美容貌,人多观之。后病,帝遣使问疾,谓曰:‘卿可得见不?’玠曰:‘诸君莫能见也。’遂卒。”
这段文字讲的是卫玠小时候聪慧过人,长大后容貌俊美,引来众人围观,甚至有人因过度欣赏而感叹:“看杀卫玠。”
二、成语解释
成语 | 看杀卫玠 |
出处 | 《世说新语·容止》 |
含义 | 形容男子容貌俊美,引人注目,令人倾倒甚至“看死”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形容某人外貌出众,令人心折 |
近义词 | 风度翩翩、玉树临风、才貌双全 |
反义词 | 相貌平平、庸俗无奇 |
三、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卫玠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出身名门,自幼聪慧,成年后更是以美貌和才学闻名于世。当时社会重视士人风度与仪表,卫玠的容貌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对象。这种现象在魏晋时期较为常见,士人之间讲究“清谈”与“仪容”,因此“看杀卫玠”不仅是对卫玠个人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审美风尚。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看杀卫玠”虽然不再作为正式成语使用,但其含义依然存在,常被用于形容某些人外表出众、气质非凡,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例如:
- “他站在人群中,真是看杀卫玠。”
- “她那张脸,简直让所有人都移不开眼。”
五、总结
“看杀卫玠”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原指卫玠因容貌出众而被人过度关注,甚至引发“看死”的感叹。如今这一说法已演变为形容人外貌出众、气质非凡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仪表的重视,也反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根据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未直接复制网络内容,旨在提供准确、易懂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