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鲁花赤是什么意思】“达鲁花赤”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种官职名称,源自蒙古语“darqan”,意为“掌印者”或“管理者”。这一职位在元代政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军事和财政事务。本文将从定义、职责、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达鲁花赤”是元朝设立的一种地方官员,由蒙古人担任,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包括税收、治安、司法等。其设立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确保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该职位在元代后期逐渐被其他制度取代,但其在元朝政治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达鲁花赤 |
蒙古语原意 | darqan(掌印者、管理者) |
设立朝代 | 元朝 |
官员身份 | 多为蒙古人,少数汉人或色目人 |
主要职责 | 管理地方行政、税收、治安、司法等 |
设置目的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
治安职能 | 监督地方军政,维护社会秩序 |
地位特点 | 属于中央派遣的官员,权力较大,常与地方汉族官员共事 |
后期变化 | 明朝以后逐渐废除,清朝未沿用 |
历史意义 | 反映了元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体现了民族政策的特点 |
三、补充说明
“达鲁花赤”制度是元朝实行民族分治政策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结构和民族关系。由于该职位多由蒙古人担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矛盾。随着元朝的衰落,这一制度也逐渐被削弱,最终在明朝被废除。
总的来说,“达鲁花赤”不仅是元代重要的地方官职,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