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苦大仇深出处于哪里

2025-09-23 06:17:53

问题描述:

苦大仇深出处于哪里,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06:17:53

苦大仇深出处于哪里】“苦大仇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对某人或某事怀有强烈的仇恨。这个成语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描写革命故事或历史题材的作品中。那么,“苦大仇深”究竟出自哪里?它的来源和含义是什么?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

一、成语出处

“苦大仇深”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表达。它最早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20世纪中期的革命文学和电影剧本中。其中,最著名的出处是1964年上映的电影《红色娘子军》。该片由谢晋执导,讲述的是海南岛上的女性革命者的故事。影片中,女主角吴琼花因家破人亡,对地主恶霸怀有极深的仇恨,因此被描述为“苦大仇深”。

二、词义解析

词语 含义 使用场景
苦大 指经历巨大的苦难 描述个人或群体的悲惨遭遇
仇深 指仇恨极深 强调对敌人的强烈憎恨
苦大仇深 综合起来,指一个人因遭受巨大苦难而对敌人怀有极深的仇恨 常用于描写革命者、受害者等角色

三、文化背景与使用场合

“苦大仇深”这一说法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中国文艺作品中非常普遍,尤其在反映农民起义、工人运动、革命斗争等题材的作品中频繁出现。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也承载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象征着人民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

四、与其他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苦大仇深”的区别
伤痕累累 形容身体或心理受到严重伤害 更强调外在或内在的创伤
怨声载道 表示民众不满情绪高涨 更侧重于社会层面的不满
深仇大恨 表示极其深刻的仇恨 与“苦大仇深”相近,但更强调仇恨本身

五、总结

“苦大仇深”虽然不是一个传统成语,但它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尤其在描写革命和苦难题材的作品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出处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红色娘子军》,并逐渐成为描述受压迫者情感状态的常用词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文学作品和历史背景。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结合文学史与语言学知识,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模式化,力求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