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僧敲月下门全诗典故

2025-10-04 07:00:03

问题描述:

僧敲月下门全诗典故,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07:00:03

僧敲月下门全诗典故】“僧敲月下门”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体现了古人对诗歌创作中用词斟酌、意境营造的高度重视。该句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也成为后世文人雅士争相引用的经典。

一、原文及背景

《题李凝幽居》全文如下: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拜访隐士李凝的幽静居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展现出一种清幽淡泊的意境。

其中“僧敲月下门”一句尤为著名,源于贾岛创作时的一个故事:他为了一句诗“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而反复推敲,最终决定用“敲”字,因为“敲”字更能体现夜晚的静谧与动作的轻柔,也更符合诗意的节奏感。

二、典故来源与意义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典故内容 贾岛为“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而反复推敲,最终选定“敲”字
文学价值 展现了古人对诗歌语言的精雕细琢精神
修辞手法 动作描写+环境烘托,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后世影响 成为“推敲”典故的出处,常被用来形容写作时的严谨态度

三、文化内涵与延伸

“僧敲月下门”不仅是诗句本身的艺术魅力,更象征着一种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在古代文人中,“推敲”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艺术的执着。

此外,这一典故也常被用于比喻在人生或事业中需要细心思考、谨慎行事的态度。

四、总结

“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题李凝幽居》,因贾岛在创作过程中对“推”与“敲”的反复斟酌而广为流传。它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中国文化中“推敲”精神的象征。通过这一典故,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人对诗歌的热爱,也感受到了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与追求。

项目 内容
句子出处 贾岛《题李凝幽居》
典故来源 “推”与“敲”的选择
文化意义 表达对诗歌语言的重视
精神象征 推敲、细致、严谨
用途 常用于形容写作或做事的认真态度

如需进一步探讨“推敲”精神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可结合当代创作、写作或决策过程进行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