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号航母简介】“基辅号航母简介”是许多军事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之一。作为苏联时期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基辅号在冷战期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代表了苏联海军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后来的国际局势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基辅号于1970年代开始建造,1982年正式服役,属于“基辅级”航空母舰的首舰。虽然其规模和作战能力不如美国的大型航母,但其设计理念和功能配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该舰配备了垂直发射系统、导弹武器以及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具备较强的防空和反潜能力。
以下是对基辅号航母的简要总结:
基辅号航母简介(表格)
项目 | 内容 |
航母名称 | 基辅号(Kiev) |
所属国家 | 苏联(现俄罗斯) |
航母级别 | 基辅级航空母舰 |
下水时间 | 1980年 |
服役时间 | 1982年 |
排水量 | 约4.5万吨(满载) |
舰体长度 | 约273米 |
航速 | 约32节 |
飞行甲板 | 长度约200米,宽度约30米 |
飞机搭载 | 米格-23UTB战斗机、卡-25直升机、雅克-28P反潜机等 |
武器系统 | 北约代号SS-N-12“沙箱”导弹、SA-N-3“夸克”防空导弹、S-300防空系统等 |
特点 | 拥有垂直发射系统,具备一定攻击能力,但不以舰载机为主力 |
后期用途 | 退役后曾被拆解,部分部件用于博物馆展示 |
基辅号航母虽然在设计上与西方航母有所不同,但它在苏联海军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苏联开始重视海上力量的建设,并尝试构建一支能够远洋作战的舰队。尽管其实际作战能力有限,但在冷战时期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如今,基辅号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故事仍然吸引着无数军事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