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出自《淮南子·天文训》的一则神话故事,讲述了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后,愤怒之下撞倒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地维断裂的传说。其文辞古奥,意蕴深远,常被选入古代文学教材中。
以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文言文原文,并进行合理的断句处理,以便于理解与诵读: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断句解析:
昔者 / 共工 / 与颛顼 / 争为帝,怒 / 而触 / 不周之山,使 / 天柱折,地维绝。天 / 倾西北,故 / 日月星辰 / 移焉;地 / 不满东南,故 / 水潦尘埃 / 归焉。
译文大意: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愤怒之下撞击不周山,致使天柱断裂,地绳崩断。于是天空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随之移动;大地向东南塌陷,因此水流尘土都流向那里。
内容赏析:
这则神话不仅展现了古代先民对自然现象的想象与解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力斗争的隐喻。共工作为水神,因失败而情绪失控,最终引发天地巨变,象征着人性中的愤怒与破坏力。同时,“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说法,也暗含了古人对宇宙结构和地理形态的朴素认识。
结语:
《共工怒触不周山》虽为神话,却蕴含深刻哲理,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合理断句,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意,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其语言之美与思想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