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越人歌》是中国古代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民歌,出自《吕氏春秋·音初篇》,相传为春秋时期越人所作。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越人对楚国王子的敬仰与爱慕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
一、
《越人歌》是一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歌,内容简短但意境深远。全诗通过“我歌君既和”一句,展现了越人与楚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其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是研究古代民间文学的重要资料。
在翻译上,力求保留原意的同时,使现代读者能够理解其中的情感与意境。赏析部分则从语言风格、情感表达、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价值与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
出处 | 《吕氏春秋·音初篇》 |
作者 | 无确切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越人所作) |
原文 |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觉兮,终失道而弗知。 愿岁并谢兮,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兮,梗其拔矣。 乘风破浪兮,直渡江潭。 思君之多兮,不敢言之。 |
翻译 |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在江中划船。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与王子同舟。 虽然受到恩惠,却不愿说出羞辱。 心中虽有想法却不知如何表达。 愿岁月一同逝去,与你长久为友。 品行端正却不放纵,意志坚定。 乘风破浪前行,直渡江潭。 思念你太多,却不敢说出口。 |
赏析 | - 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 表现了越人对楚王子的敬仰与爱慕。 -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 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情。 - 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三、结语
《越人歌》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民歌,更是一部反映古代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厚的情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理解,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