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出自于哪里】“表里山河”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它不仅具有地理上的含义,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那么,“表里山河”究竟出自何处?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表里山河”最早见于《左传》,是古代对山西地区地形的描述。其中“表”指外层,即外部的山川;“里”指内部,即内部的河流。整句意思是:山河环绕,内外皆有屏障,地势险要,易于防守。
在历史文献中,“表里山河”常用来形容山西的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外,这一说法也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描述地形险要的重要词汇。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表里山河 |
出处 | 《左传》(春秋时期) |
含义 | 指山河环绕,地势险要,内外皆有屏障,易于防守 |
词语解释 | “表”:外层,指山;“里”:内层,指河;“山河”:自然屏障 |
历史背景 | 最早用于描述山西地区的地理特点,因其地形险要而被多次提及 |
文化意义 | 强调地理优势,常用于军事、政治和文学作品中 |
现代使用 | 多用于描述地势险要或战略位置重要的地区,如山西等地 |
三、结语
“表里山河”不仅是一句成语,更是一种对地理环境的深刻认知。它源于古代文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理观与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