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大公无私出处于哪里

2025-09-22 18:49:42

问题描述:

大公无私出处于哪里,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8:49:42

大公无私出处于哪里】“大公无私”是一个常被用来形容人品高尚、公正无私的成语。那么,这个成语究竟出自何处?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又是什么?本文将从出处、释义、用法及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

“大公无私”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原句为“天下之大本也,其道不私,而以天下为公。”后来在《后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强调的是“公”与“私”的对立,主张以公共利益为重,不谋私利。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哲学流派对“公”与“私”的探讨。

在现代,“大公无私”常用于赞扬那些为集体、国家或社会利益而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理念,尤其在古代官吏选拔和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大公无私
出处 《汉书·贾谊传》:“天下之大本也,其道不私,而以天下为公。”
《后汉书》中亦有类似表述。
释义 指做事公正,不偏私,完全为公众利益着想,不考虑个人得失。
原意 强调“公”高于“私”,主张以公共利益为重,反对自私自利的行为。
文化背景 源于儒家、道家思想,强调“公”与“私”的对立,提倡清廉、公正的治国理念。
现代用法 多用于赞扬人品高尚、公正无私的行为,如官员、英雄人物等。
相关成语 公正廉明、舍己为人、清正廉洁
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

三、结语

“大公无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文化中对公正与道德的高度重视。在今天,这一理念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尤其是在面对利益冲突时,更应坚守“大公无私”的原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