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耳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包含“耳”字,这些成语往往与听觉、耳朵有关,或借“耳”来比喻某种状态、行为或心理。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耳”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耳聪目明 | 听觉灵敏,视力好,形容人聪明敏锐。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耳濡目染 | 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 《论语·阳货》 |
耳闻目睹 | 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资治通鉴·唐纪》 |
耳提面命 | 告诫叮嘱,当面教导。 | 《诗经·大雅》 |
耳软心活 | 指容易受别人影响,改变主意。 | 现代口语常用 |
耳红面赤 | 因害羞或紧张而脸红。 | 《红楼梦》 |
耳熟能详 | 听得多了,熟悉得能详细说出来。 | 《宋史·王安石传》 |
耳目一新 | 感觉新鲜,有新的面貌。 | 现代常用 |
耳不旁听 | 不分心,专心听讲。 | 古代文献 |
耳根清净 | 没有噪音干扰,安静。 | 现代口语 |
以上成语大多以“耳”为关键词,结合不同的语境,表达了丰富的含义。它们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也常见于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中。
总结来说,“带耳”的成语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多样,涵盖了从感官到心理、从日常到文学的多个层面。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