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停机德】《红楼梦》中,曹雪芹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众多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其中“可叹停机德”一句尤为引人深思。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见的判词之一,用来形容一位女子的品德与命运。
一、
“可叹停机德”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是对薛宝钗命运的隐喻。此句中的“停机德”源自古代典故,意指女子贤德、持家有道,常用来赞美女性的操守与智慧。然而,“可叹”二字则暗示了这种美德最终未能带来幸福,反而成为悲剧的注脚。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以其端庄、稳重、才情出众而著称,是封建礼教下理想的“贤妻良母”形象。她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在家庭中表现出极强的管理能力。然而,尽管她具备“停机德”,却始终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最终与贾宝玉成婚,但婚姻并不美满,两人之间缺乏情感共鸣,最终各自走向孤独。
因此,“可叹停机德”不仅是对薛宝钗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它揭示了传统道德对女性的压抑,以及个体追求与时代局限之间的冲突。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红楼梦》第五回 |
原文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
含义 | “停机德”指女子贤德;“咏絮才”指才华出众 |
所指人物 | 薛宝钗 |
人物特点 | 端庄、稳重、才情出众、善理家事 |
命运结局 | 婚姻不幸福,最终孤独终老 |
深层含义 | 对封建礼教下女性命运的批判 |
文学价值 | 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三、结语
“可叹停机德”不仅是对薛宝钗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中女性处境的深刻描写。它提醒我们,即使一个人拥有再高的品德与才华,若身处一个压抑个性、束缚情感的社会环境,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诗句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