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大视野数学九年级上册2015年的答案】《学法大视野》是一套广泛用于初中阶段的教辅资料,尤其在数学学科中,它以知识点梳理、例题讲解和练习题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015年版的《学法大视野·数学九年级上册》涵盖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旋转与圆等重要内容,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为了方便学生复习和自查,以下是对该教材部分章节内容的总结,并附有对应的知识点及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章节
章节 | 内容概要 | 核心知识点 |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 包括方程的定义、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实际应用问题等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求根公式;实际问题建模 |
第二章:二次函数 | 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顶点式与一般式转换、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 图像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分析 |
第三章:旋转 | 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后的图形特征 | 旋转不变性;旋转对称图形;坐标变换规律 |
第四章:圆 | 圆的性质、弧长与扇形面积计算、圆周角定理、切线性质等 | 圆心角、圆周角的关系;切线判定与性质;弧长公式 |
二、典型题目及答案示例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1:
解方程:$ x^2 - 5x + 6 = 0 $
解答:
将方程因式分解:
$ (x - 2)(x - 3) = 0 $
所以,解为:$ x_1 = 2 $,$ x_2 = 3 $
例题2:
已知关于 $ x $ 的方程 $ x^2 + px + q = 0 $ 的两个根为 $ 1 $ 和 $ -3 $,求 $ p $ 和 $ q $ 的值。
解答:
根据韦达定理:
$ p = -(1 + (-3)) = 2 $
$ q = 1 \times (-3) = -3 $
第二章:二次函数
例题3:
已知抛物线 $ y = ax^2 + bx + c $ 的顶点为 $ (2, -3) $,且过点 $ (0, 1) $,求其解析式。
解答:
利用顶点式:
$ y = a(x - 2)^2 - 3 $
代入点 $ (0, 1) $:
$ 1 = a(0 - 2)^2 - 3 $
$ 1 = 4a - 3 $
$ 4a = 4 $
$ a = 1 $
所以,解析式为:
$ y = (x - 2)^2 - 3 $ 或 $ y = x^2 - 4x + 1 $
例题4:
某商品的利润 $ y $(元)与销售价 $ x $(元)之间的关系为 $ y = -x^2 + 20x - 50 $,求最大利润。
解答:
由于 $ a = -1 < 0 $,抛物线开口向下,最大值出现在顶点处。
顶点横坐标为:
$ x = -\frac{b}{2a} = -\frac{20}{2 \times (-1)} = 10 $
代入得:
$ y = -(10)^2 + 20 \times 10 - 50 = -100 + 200 - 50 = 50 $
最大利润为 50 元。
第三章:旋转
例题5:
将点 $ A(2, 3) $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 90^\circ $,求新坐标。
解答:
顺时针旋转 $ 90^\circ $ 的坐标变换为:
$ (x, y) \rightarrow (y, -x) $
所以,新坐标为 $ (3, -2) $
第四章:圆
例题6:
已知圆的半径为 5,圆心在原点,求点 $ (3, 4) $ 到圆心的距离,并判断是否在圆上。
解答:
距离公式:
$ d = \sqrt{(3 - 0)^2 + (4 - 0)^2} = \sqrt{9 + 16} = \sqrt{25} = 5 $
因为距离等于半径,所以点在圆上。
三、总结
《学法大视野数学九年级上册2015年版》作为一本系统性强、内容全面的教辅书,适合学生课后复习和教师教学使用。通过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和典型题目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建议结合课本和练习题进行反复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