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衣带水的含义及历史典故】“一衣带水”是一个常用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两地之间距离非常近,仅隔一条水路或一条衣带般狭窄的水域。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地理上的意义,也常被引申为情感或关系上的紧密联系。
一、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衣带水 |
拼音 | yī yī dài shuǐ |
含义 | 形容两地相距极近,仅隔一条水路;也可比喻关系亲密、联系紧密。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相近或感情深厚的关系。 |
近义词 | 一衣带水、咫尺天涯(反义) |
反义词 | 山高水长、天各一方 |
二、历史典故
“一衣带水”最早出自《南史·陈后主纪》:
> “隋文帝谓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能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隋文帝对大臣高颎说:“我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怎么能因为一条像衣带一样窄的水(指长江)而不去拯救他们呢?”这里“一衣带水”指的是长江,象征着隋朝与南朝之间的地理界限。隋文帝表示,即使两地之间只隔着一条江水,也要出兵统一国家。
这一典故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虽然地理上距离很近,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沟通或联系的情况,也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愿望或责任感。
三、现代应用与延伸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一衣带水”不仅仅用于描述地理上的接近,还常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
- 亲情方面:兄弟姐妹虽分隔两地,却情同手足,可称为“一衣带水”。
- 政治方面:两岸关系虽有隔阂,但文化、语言相通,也可用此成语来形容。
- 文学作品:许多诗词、文章中也借用此成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总结
“一衣带水”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描绘了地理上的邻近,也寄托了人们对亲近关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了解其来源和演变,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为根据历史资料与常见用法整理而成,结合了成语的字面意义、历史出处及现代应用,力求内容真实、语言自然,避免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