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的组词有哪些】“趴”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pā”,在汉语中常用于描述身体向下倒伏的动作或状态。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口语中更为常见。根据不同的语境,“趴”可以组成多种词语,下面将对这些词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常见组词总结
1. 趴下:指身体向下躺或蹲下的动作。
2. 趴着: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如“他趴在桌子上”。
3. 趴窝:原指动物产卵的窝,后引申为因故障而停止工作的机器或车辆。
4. 趴地:指身体贴在地上,常用于形容摔倒或动作幅度较大的姿势。
5. 趴背:指人背着某物行走,如“他背着孩子趴背走”。
6. 趴脚:指脚部向内弯曲,多用于描述走路姿势不正。
7. 趴腰:指腰部前倾,常见于老年人或久坐人群。
8. 趴凳:一种低矮的凳子,适合趴着休息。
9. 趴台:指一种低矮的桌子,常用于工作或休息时趴着使用。
10. 趴工:指工人在工作中偷懒或不认真工作。
二、组词汇总表
序号 | 组词 | 含义解释 |
1 | 趴下 | 身体向下躺或蹲下的动作 |
2 | 趴着 | 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 |
3 | 趴窝 | 原指动物产卵的窝,现引申为停机 |
4 | 趴地 | 身体贴在地上 |
5 | 趴背 | 背着某物行走 |
6 | 趴脚 | 脚部向内弯曲 |
7 | 趴腰 | 腰部前倾 |
8 | 趴凳 | 低矮的凳子 |
9 | 趴台 | 低矮的桌子 |
10 | 趴工 | 工人偷懒或不认真工作 |
三、小结
“趴”虽然字形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能组成丰富的词汇,涵盖动作、状态、工具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组词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表达。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写作中,“趴”的不同用法都能为语言增添更多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