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北师大的校训出自哪里

2025-09-29 00:09:37

问题描述:

北师大的校训出自哪里,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00:09:37

北师大的校训出自哪里】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声誉最高的师范类高校之一,其校训不仅承载着学校的精神内核,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那么,北师大的校训到底出自哪里?本文将从来源、含义及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

一、北师大校训的来源

北师大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最早由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提出,后经学校历代师生不断传承和发扬,成为北师大精神的重要象征。

- “学为人师”:强调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以知识为本,以育人为核心。

- “行为世范”: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成为社会道德和行为的榜样。

这两句话简洁有力,既体现了教育者的责任,也彰显了北师大“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的办学理念。

二、校训的历史沿革

时间 事件 说明
1920年代 陈垣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北师大前身——京师大学堂时期,陈垣校长提出这一理念,作为对教师的要求。
1930年代 校训逐步形成 随着学校发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逐渐被广泛认可并用于校内教学与管理中。
1980年代 正式确立为校训 北师大在改革开放后重新梳理校园文化,正式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定为校训。
2000年后 校训持续传承 在新时代背景下,校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北师大精神的核心标志。

三、校训的意义与影响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它强调:

- 教师要“学”得扎实、“行”得正直;

- 学生要“学”得深入、“行”得有度;

- 全体师生都应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社会的楷模。

这一校训在北师大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北师大人共同的精神信仰。

四、结语

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源自于学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北师大人不断追求卓越、服务社会。了解校训的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北师大的教育理念与使命担当。

总结:

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出自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的倡导,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北师大精神的核心体现,承载着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双重责任与理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