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特点】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一环,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站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次发射具有多项显著特点,不仅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成熟,也为后续的空间实验和长期驻留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发射时间与背景
“神舟十一号”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准时升空,这一时间选择充分考虑了气象条件、轨道对接需求以及地面测控系统的运行状态。此次发射正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关键时期,旨在为未来建造大型空间站积累经验。
二、主要特点总结
特点分类 | 具体内容 |
发射时间 |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北京时间) |
发射地点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任务性质 | 载人航天任务,搭载两名航天员 |
飞行时间 | 约33天(与天宫二号对接后) |
对接目标 |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
航天员 | 景海鹏、陈冬(景海鹏第二次执行太空任务) |
技术亮点 | 实现中期驻留、开展多项科学实验、验证天地往返技术 |
意义 | 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三、技术与任务亮点
1. 首次实现中长期驻留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达到33天,这是当时中国航天员最长的一次太空停留,为今后建立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积累了宝贵经验。
2. 科学实验任务繁重
本次任务共安排了14项科学实验,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物理等多个领域,为未来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3. 推进系统优化
飞船采用了更先进的推进系统和导航控制技术,提高了飞行安全性与对接精度。
4. 航天员生活保障提升
通过改进舱内环境控制系统,提升了航天员的生活舒适度,为长时间在轨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5. 返回方式创新
飞船采用“自动返回+手动辅助”的方式,增强了返回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四、总结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它在时间安排、技术应用、任务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为后续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任务的成功,彰显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