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审出镞教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
《李存审出镞教子》是一篇出自《新五代史·李存审传》的文言短文,讲述的是五代时期后唐名将李存审在临终前取出自己身上多年的箭头,教育儿子要珍惜当下、不忘艰苦奋斗的故事。文章通过一个具体的行为,传达了深刻的家训思想,体现了古代士人重视品德与责任的家风传统。
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是学习文言文和理解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素材。
二、文言原文及翻译
原文 | 翻译 |
李存审出于寒微,少习兵法,长而有功。 | 李存审出身贫寒,年少时学习兵法,长大后立下战功。 |
其子曰:“吾父尝言,吾之富贵,皆因矢石之间得之。” | 他的儿子说:“我父亲常说,我的富贵,都是从战场上的箭矢中得到的。” |
存审曰:“然。吾自少至老,凡百战,未尝弃一矢。” | 李存审说:“是的。我从年轻到年老,经历了上百次战斗,从未丢弃过一支箭。” |
今取而出之,以教尔等:当知此身非易得也。” | 现在我取出它来,用来教育你们:应当知道这身体不是轻易获得的。 |
子拜受,感泣而去。 | 儿子跪下接受,感动哭泣地离开了。 |
三、词语注释
文言词 | 释义 |
出于寒微 | 出身贫寒,地位低下 |
习兵法 | 学习军事策略 |
寒微 | 贫贱低微 |
少习兵法 | 年轻时学习兵法 |
长而有功 | 长大后建立了功业 |
尝言 | 曾经说过 |
矢石之间 | 战场上,箭矢与石头之间,指战斗环境 |
未尝弃一矢 | 从未丢弃过一支箭 |
拜受 | 跪下接受(指儿子) |
感泣 | 感动地哭泣 |
去 | 离开 |
四、主题思想
《李存审出镞教子》通过李存审对儿子的教诲,表达了以下几点核心思想:
1. 感恩与珍惜:强调富贵来之不易,应心怀感激。
2. 艰苦奋斗:提醒后代要铭记先辈的辛劳与付出。
3. 家风传承:体现古人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品德培养。
4. 历史责任感:鼓励子孙要有担当,不辜负家族荣耀。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新五代史·李存审传》 |
作者 | 司马光(据《新五代史》记载) |
体裁 | 文言散文 |
主题 | 家庭教育、感恩、奋斗精神 |
教育意义 | 强调珍惜生活、不忘本源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 |
历史背景 | 五代时期,战乱频繁,士人重视家风传承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文的文学价值或与现代教育的联系,可继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