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

2025-09-30 21:21:44

问题描述: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21:21:44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是《孟子》一书中的一篇,主要探讨了人性、道德修养与治国之道。本文以“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为主题,对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附上原文与译文对照表格,便于理解与学习。

一、

《孟子·告子下》是孟子与其弟子或他人讨论人性、道德、教育、国家治理等问题的篇章。文中通过对话形式,阐述了孟子关于“性善论”的观点,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加以培养。同时,也涉及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如对暴政、不义之人的批判,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文章中还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强调只有经过艰苦磨练的人,才能承担重任。这一名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激励人们在逆境中成长。

此外,孟子还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指出人在顺境中容易懈怠,在逆境中则更易激发潜能,从而成就大事。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的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古代的圣王因为有不忍人的心,所以才推行仁政。”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可运于掌。” “用不忍人的心,施行不忍人之政,那么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转动一样容易。”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和禽兽之间的差别非常微小,普通百姓丢掉了这种心,君子却保存着它。”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舜通晓万物的道理,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行事出于仁义,而不是为了行仁义而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必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身体劳累,饥饿疲惫,使他处于贫困之中,使他的行为受到阻碍,以此来激发他的意志,锻炼他的性格,增强他的能力。”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之后,人才能知道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三、结语

《孟子·告子下》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道德启示与人生哲理。通过阅读和理解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性的本质,理解如何在困境中成长,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内涵与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