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秋夜唐李峤】《中秋夜》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诗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通过对中秋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团圆、思乡以及人生感慨的深刻情感。
一、
《中秋夜》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描绘了月光洒落、夜色静谧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二、诗歌解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峤(唐代) |
题目 | 《中秋夜》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中秋佳节,月下独处,引发思乡与人生感慨 |
主题思想 | 描写中秋月夜之美,表达对团圆的渴望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借景抒情,含蓄深远 |
三、原文及赏析
原文:
桂魄飞天镜,冰轮碾水波。
清辉凝玉露,素影动金荷。
万里共明月,天涯同此歌。
愿随云外雁,不逐世间多。
赏析:
- “桂魄飞天镜”:以“桂魄”代指月亮,形容其如天镜般高悬夜空。
- “冰轮碾水波”:将月亮比作冰轮,映照水面,波光粼粼。
- “清辉凝玉露”:月光洒落,露珠晶莹,增添秋夜的清冷。
- “素影动金荷”:月影在荷叶上摇曳,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万里共明月,天涯同此歌”:表达无论身处何地,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情感。
- “愿随云外雁,不逐世间多”:寄托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
四、结语
《中秋夜》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李峤作为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情感。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中秋月夜的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