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一、课文概述: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历史。文章通过对比圆明园的过去与现在的残破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痛心,以及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二、主要
1. 圆明园的辉煌:
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建筑精美、文物丰富,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2. 圆明园的毁灭:
1860年,英法联军为报复清政府的抵抗,并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通商,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大量珍贵文物被掠夺或损毁。
3. 历史教训:
文章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的文化与尊严。
4. 情感表达:
作者通过对圆明园毁灭过程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惋惜,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与仇恨。
三、重点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灿烂 | 光彩鲜明,美丽 |
建筑 | 用砖石等材料建造的房屋或结构 |
珍贵 | 非常有价值,稀有 |
毁灭 | 毁坏,使不存在 |
侵略 | 用武力强行进入别国领土 |
谴责 | 批评、指责错误的行为 |
落后 | 不如别人,发展缓慢 |
四、段落大意归纳:
段落 | 大意 |
第一段 | 介绍圆明园的辉煌和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第二段 | 描述圆明园的建筑和珍宝,体现其独特价值。 |
第三段 | 讲述英法联军入侵并焚烧圆明园的过程。 |
第四段 | 表达对圆明园毁灭的痛心和对侵略者的谴责。 |
第五段 | 总结历史教训,强调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
五、学习感悟:
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是军事和经济的胜利,更是文化和文明的延续。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拓展思考:
- 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你会如何应对英法联军的侵略?
-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从圆明园的毁灭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七、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篇历史课文,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同时也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