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的渔怎么解释】“竭泽而渔”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卷十六·慎行论》,原意是指把池塘里的水排干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最终导致资源枯竭。其中“渔”字是这个成语的关键部分,下面我们将对“渔”的含义进行详细解析。
一、
在“竭泽而渔”中,“渔”指的是“捕鱼”,即通过某种方式获取鱼。这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表示捕捉鱼类的行为,也引申为“谋取利益”或“获取资源”。成语整体强调的是为了短期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或资源基础,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在现代语境中,“竭泽而渔”常用来批评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不顾后果的做法,如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过度捕捞等。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本义 | 引申义 | 在成语中的意思 | 现代用法 |
渔 | yú | 捕鱼 | 谋取利益 | 捕鱼行为 | 表示为获取利益而采取极端手段 |
泽 | zé | 水塘、沼泽 | 资源、环境 | 排干水塘 | 比喻破坏资源基础 |
竭 | jié | 干涸、尽 | 用尽、耗尽 | 把水排干 | 强调彻底、不留余地 |
三、结语
“竭泽而渔”中的“渔”虽简单,但却是整个成语的核心。它不仅指捕鱼这一具体行为,更象征着一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短期收益的思维模式。在当今社会,这种做法往往带来不可逆的后果,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重蹈“竭泽而渔”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