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击石乃有火的原文及翻译

2025-10-08 14:42:20

问题描述:

击石乃有火的原文及翻译,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14:42:20

击石乃有火的原文及翻译】一、

“击石乃有火”出自《荀子·天论》,原句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但“击石乃有火”并非原文中的完整句子,而是后人对《荀子》思想的一种引申表达,意指通过外力(如击打石头)可以激发内在的潜能或价值(如火光),比喻通过努力和行动才能获得成果。

本文将围绕“击石乃有火”的含义进行解读,并结合其出处与相关思想内容,提供一份结构清晰、内容详实的总结。同时,以表格形式展示原文、翻译及释义,便于理解与查阅。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内容 原文 翻译
出处 《荀子·天论》 《荀子·天论》
原文句子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水和火有气息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意识;禽兽有意识却没有道义;人既有气息、又有生命、还有意识,而且具备道义,因此是最尊贵的。
引申句 击石乃有火 击打石头才会产生火光。
引申含义 通过外力作用,才能激发内在潜能或价值。 比喻只有通过努力、实践,才能发现自身的潜力或实现目标。

三、释义与延伸思考

“击石乃有火”虽非《荀子》原文,但其思想内涵与《荀子》强调“性恶论”和“礼法教化”密切相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通过后天的努力与教育来提升自我,正如击石才能得火,没有外力的推动,内在的潜能便无法显现。

这一观点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社会进步,还是科技创新,都需要主动出击、不断尝试,才能有所突破。它提醒我们,不要等待机会降临,而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改变。

四、结语

“击石乃有火”虽为后人引申之语,却深刻揭示了“行动与结果”的关系。它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唯有不断努力、勇于探索,才能真正点燃内心的“火种”,照亮前行的道路。

如需进一步探讨《荀子》思想或类似哲理名言,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