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聒不舍的意思及成语故事】“强聒不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德充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行为过于执着,不顾他人是否愿意接受,反复纠缠、不听劝告,甚至让人感到厌烦。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解释 |
强聒 | 强行唠叨、啰嗦 |
不舍 | 不停止、不放弃 |
整体意思 | 形容人说话或行为过于执拗,不顾他人感受,反复纠缠不止 |
二、出处与背景
“强聒不舍”最早见于《庄子·德充符》中的一段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𬮱跂支离无唇”的人,他虽然身体残缺,但内心却非常有智慧。有人问他:“你这样的人,怎么还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他回答说:“我靠的是‘强聒不舍’。”
这里的“强聒不舍”并非贬义,而是指他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别人不愿意听,也坚持要说下去,直到对方明白为止。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一种带有贬义的表达方式,形容人说话不识趣、不知进退。
三、成语用法
- 常用语境:多用于批评他人说话啰嗦、不识时务。
- 感情色彩:多为贬义,表示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讽刺。
- 常见搭配:强聒不舍地说话 / 强聒不舍地请求
四、成语故事(简化版)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思想家,名叫“𬮱跂支离无唇”,他身体残疾,但思想却非常深刻。一次,他和一位朋友交谈,朋友觉得他说话太啰嗦,不愿继续听下去。但他仍然不放弃,继续讲个不停,直到朋友终于被他说服。
这个故事原本是赞扬他的执着精神,但在后世的使用中,“强聒不舍”逐渐演变为一种批评性的说法,用来形容那些不看场合、不识分寸、强行表达自己意见的人。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唠叨不休、喋喋不休、絮絮叨叨 |
反义词 | 守口如瓶、适可而止、知趣而退 |
六、总结
“强聒不舍”原意是坚持不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来演变为一种带有贬义的表达方式,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识时务、说话啰嗦、不听劝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适时表达,也要懂得倾听与尊重他人,避免成为“强聒不舍”的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强聒不舍 |
出处 | 《庄子·德充符》 |
意思 | 不顾他人感受,反复纠缠 |
用法 | 贬义,用于批评 |
近义词 | 唠叨不休、喋喋不休 |
反义词 | 知趣而退、适可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