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理解

2025-11-13 21:09:51

问题描述: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理解,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3 21:09:51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理解】《陈太丘与友期》是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的一则小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陈太丘(即陈寔)与一位朋友约定同行,但朋友未按时到达,陈太丘便先行离去。后来朋友到来,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在门外责备了他,展现了年幼的元方对诚信和礼节的重视。

这篇文章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寓意,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信”与“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个人修养与家庭教养的看重。

一、原文内容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

项目 内容
出处 《世说新语·方正》
作者 刘义庆(南朝宋)
主题 讲述诚信与礼仪的重要性
人物 陈太丘(陈寔)、友人、元方(陈寔之子)
时间 日中
地点 陈太丘家门前
故事梗概 陈太丘与友人约好中午见面,友人迟到,陈太丘离开。友人到后,元方指出其失信无礼,友人感到羞愧。
道德寓意 为人应守信用,尊重他人,即使年幼也应有礼有节。

三、关键语句解析

原文 解析
“期日中” 约定在中午见面
“太丘舍去” 陈太丘因友人未到而离开
“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告诉友人父亲已经离开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指责陈太丘失信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指出友人既失信又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友人感到羞愧,想道歉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不回头,表现出坚定的态度

四、文章特色

1. 语言简洁:全文仅百余字,却情节完整,寓意深刻。

2. 对比鲜明:通过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少年的智慧与正直。

3. 注重礼仪:反映了古代士人阶层对“礼”的重视,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

4. 启发性强:不仅讲述一个故事,更引导读者思考诚信与礼貌的价值。

五、教学意义

- 语文学习:适合初中及以上学生阅读,帮助理解古文表达方式。

- 德育教育:强调诚信、礼貌等传统美德,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 文化传承:通过经典故事了解古代社会风貌与价值观。

六、结语

《陈太丘与友期》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精炼,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佳作,更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信”与“礼”的生动体现。通过学习此文,我们不仅能提升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更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