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什么叫做刑讯】在司法实践中,刑讯是一个涉及人权保障与司法公正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刑讯是指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通过非法手段强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的正当程序原则,侵犯了当事人的基本权利。
一、刑讯的定义
刑讯是指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刑事侦查或审判过程中,以暴力、威胁、侮辱或其他非法方式,迫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违背了宪法中关于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
二、刑讯的法律依据
| 法律名称 | 条款内容 | 法律效力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第52条: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 具有强制约束力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247条:刑讯逼供罪,对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口供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明确刑责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第37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第38条: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基本权利保障 |
三、刑讯的表现形式
1. 身体暴力:如殴打、捆绑、罚站等;
2. 精神胁迫:如威胁、恐吓、心理施压;
3. 疲劳战术:长时间审讯,不给予休息;
4. 诱导性提问:通过暗示或误导引导嫌疑人“自认”犯罪;
5. 利用亲属关系:以家人安全为要挟。
四、刑讯的危害
- 侵犯人权:直接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尊严;
- 影响司法公正:可能导致冤假错案;
- 破坏法治形象:损害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 阻碍案件真相查明:虚假供述可能误导侦查方向。
五、如何防范刑讯
1. 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2.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3. 完善证据规则:严格排除非法证据;
4. 设立申诉渠道:保障当事人依法维权;
5. 推进技术监控:如全程录音录像制度。
六、总结
刑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违反法律规定,更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巨大伤害。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对刑讯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强,相关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只有从源头上杜绝刑讯,才能真正实现司法的公正与透明。
附表:刑讯相关法律条款概览
| 法律条文 | 内容要点 | 目的 |
| 刑事诉讼法第52条 | 禁止非法取证 | 保障证据合法性 |
| 刑法第247条 | 刑讯逼供罪 | 惩罚违法者 |
| 宪法第37、38条 | 保护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 | 维护基本人权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刑讯不仅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更是司法文明的重要试金石。只有坚决抵制刑讯,才能推动法治社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