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成语下车泣罪解释

2025-11-14 00:30:50

问题描述:

成语下车泣罪解释,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00:30:50

成语下车泣罪解释】“下车泣罪”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官员到任后,对百姓的苦难表示深切同情,并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官吏的责任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官、良吏的期待。

一、成语释义

成语名称:下车泣罪

出处:出自《汉书·循吏传》中关于召信臣的记载。据载,召信臣初到地方任职时,看到百姓生活困苦,不禁落泪,感叹自己未能尽职,导致百姓受苦。

字面意思:指官员到任后,因看到百姓受苦而哭泣,感到内疚和自责。

引申含义:比喻官员关心民生、体恤民情,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二、成语用法与例句

成语 使用场景 例句
下车泣罪 形容官员关心百姓、有责任感 古代许多清官到任后,常常下车泣罪,以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下车泣罪 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这位新上任的县令,一到任就下车泣罪,感叹世道艰难,百姓不易。

三、成语背后的历史背景

“下车泣罪”这一成语源于汉代,当时的官吏制度强调“以民为本”,注重官员的道德修养与政治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官员会因为看到百姓的疾苦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落泪自责,这种行为被视为“仁政”的体现。

四、成语的文化意义

1. 反映古代官德观念:强调官员应具备“为民请命”的精神。

2. 体现儒家思想:与“仁政”“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3. 激励后人:成为后世官员自我警醒、勤政爱民的典范。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下车泣罪
出处 《汉书·循吏传》
含义 官员到任后因百姓疾苦而自责落泪
用法 描述官员的仁爱之心与责任感
文化意义 体现古代官德与儒家思想

通过了解“下车泣罪”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官吏对百姓的深情厚意,也能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深刻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