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是什么意思】“宵衣旰食”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勤于政务、日夜操劳。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领导者或官员为了国家、人民的福祉而废寝忘食地工作。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宵衣旰食 |
| 拼音 | xiāo yī gàn shí |
| 出处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年病,遂不复服药,饮食减损,昼夜不息。” 后引申为“宵衣旰食”。 |
| 字面意思 | “宵”指夜晚,“衣”指穿衣,“旰”指晚,“食”指吃饭。意思是晚上穿衣服,白天吃饭,形容日夜操劳。 |
| 引申义 | 形容人非常勤奋,工作繁忙,常常没有时间休息。 |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褒义,形容领导、官员或有责任心的人努力工作。 |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勤政爱民 |
| 反义词 | 玩物丧志、无所事事、懒惰成性 |
二、用法举例
1. 古代君主:
“历代帝王多以‘宵衣旰食’自勉,力求治国安邦。”
2. 现代官员:
“他为了扶贫事业,常常宵衣旰食,牺牲了大量个人时间。”
3. 职场人士:
“公司新上任的经理,工作态度认真,经常宵衣旰食,带动了团队效率。”
三、总结
“宵衣旰食”是一个表达勤奋、敬业的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为了职责和使命而日夜操劳的人。它不仅体现了责任感,也传达出一种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尽职尽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