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污柒物应怎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排放污染物时,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与规定,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以下是对《环境保护法》中关于排放污染物规定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环境保护法对排放污染物的基本要求
1. 依法排污: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排放。
2. 达标排放: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不得超标排放。
3. 规范管理:企业应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定期监测污染源,如实记录排放数据。
4. 信息公开: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5. 污染防治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排污单位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 序号 | 责任/义务内容 | 法律依据 |
| 1 | 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 |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五条 |
| 2 | 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 |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 |
| 3 | 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 |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 |
| 4 | 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并定期监测 |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八条 |
| 5 | 如实记录和保存监测数据 |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
| 6 | 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 |
| 7 | 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 《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
| 8 | 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 《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 |
三、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后果
若企业未依法排污或超标排放污染物,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 行政处罚: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 限期治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可责令限期治理;
- 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产整治;
- 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结语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类排污单位在排放污染物时应遵守的法律义务和行为规范。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高度重视环保责任,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合法合规排放,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款整理而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环保法规中关于排污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