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过且过是什么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生活或工作采取一种随遇而安、不求进取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带有消极的意味,表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选择暂时应付过去,而不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自咏》诗:“得过且过,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于描述那些缺乏上进心、只图眼前安稳的人。
成语解析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得过且过 |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 出处 | 宋代陆游《自咏》诗 |
| 基本含义 | 指做事敷衍了事,只求暂时过得去,不追求长远发展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对生活、工作态度消极、不思进取的情况 |
| 近义词 | 敷衍塞责、得过且过、马马虎虎 |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精益求精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形容他人的态度,也可自嘲 |
| 示例 | 他整天得过且过,毫无上进心,让人非常失望 |
成语使用建议
虽然“得过且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但长期来看,这种心态不利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现代社会强调主动进取、不断学习与提升,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陷入“得过且过”的状态,而是要树立目标,积极面对挑战。
总之,“得过且过”虽然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生活态度,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责任与担当,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