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哪里】一、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成语,常用于表达“事情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的含义。这句话强调了做事贵在有始有终,提醒人们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该语句最早见于《诗经·大雅·荡》,原意是批评周厉王治国无方,虽然开始时有所作为,但最终未能坚持到底,导致国家衰败。后世多引用此句,用以劝诫人们做事要有毅力、有责任心。
以下是对“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处及其相关背景的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出处 | 《诗经·大雅·荡》 |
原文出处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亦劳止,汔可小休。” |
含义 | 事情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
作者/出处背景 | 《诗经》为古代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订;《大雅·荡》为周代讽刺诗,批评统治者失德。 |
使用目的 | 常用于劝诫、反思,强调坚持与责任的重要性。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教育、写作、演讲中,强调做事应善始善终。 |
相关引申 | “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等成语与其意义相近。 |
三、结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仅是一句古老的诗句,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并且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目标,避免功亏一篑。在现代社会,这一道理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