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虎踞帝王州的出处是哪里】“龙蟠虎踞帝王州”是一句常用来形容南京(古称金陵)地理形势险要、历史地位重要的诗句。它不仅展现了南京的自然地理优势,也体现了其在中国古代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
一、
“龙蟠虎踞帝王州”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南京的地形特点:山脉如龙盘绕,山势如虎蹲伏,象征着这座城市作为古代帝王都城的气势与威严。
在历史长河中,南京曾是六朝古都,也是明朝和太平天国的首都,因此“帝王州”一词也反映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以下为该诗句的原文及出处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龙蟠虎踞帝王州 |
出处 | 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原文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
作者 | 刘禹锡 |
朝代 | 唐代 |
意义 | 形容南京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曾为帝王都城 |
地理背景 | 南京位于长江之滨,周围群山环绕,地势险峻 |
历史地位 | 六朝、明、太平天国等政权均定都于此 |
三、延伸说明
“龙蟠虎踞”这一说法源于中国古代风水学中对地形的描述,意指山脉如龙盘旋、如虎蹲伏,是吉祥之地,适合建都。南京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王朝选择建都的理想之地。
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通过“龙蟠虎踞帝王州”一句,突出了南京的历史地位与地理优势。
四、结语
“龙蟠虎踞帝王州”不仅是对南京地理特征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其历史地位的高度概括。这句诗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了解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