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杜甫全文解析】《寒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这首诗虽短,但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回顾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二、
《寒食》描绘了寒食节期间长安城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与宫廷生活的对比,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诗中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权贵阶层奢侈生活的讽刺。
三、结构解析(表格)
诗句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表现手法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长安城处处飘落花瓣 | 赞美春日美景,渲染节日氛围 | 拟人、意象描写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寒食节的风拂动宫中柳枝 | 点明时节,暗示皇家气象 | 拟人、环境描写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太阳西下,皇宫开始传递蜡烛 | 描写宫廷生活,暗含权力象征 | 对比、象征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蜡烛点燃后轻烟飘入贵族家中 | 讽刺权贵奢靡,对比贫富差距 | 对比、隐喻 |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诗仅28字,却意蕴丰富,体现了杜甫“炼字精妙”的风格。
2. 意象鲜明:如“飞花”、“御柳”、“蜡烛”等意象,增强了画面感与诗意。
3. 对比手法:将民间的寒食与宫廷的奢华进行对比,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4. 含蓄讽刺:表面写景,实则寄托忧思,情感内敛而深刻。
五、历史背景
《寒食》创作于杜甫晚年,此时他已远离朝廷,漂泊西南。诗中虽未直接抒发个人遭遇,但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写,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现实的无奈。
六、总结
《寒食》是一首看似写景、实则抒情的诗作。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同时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盛世繁华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杜甫思想与时代背景的重要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