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泰山以超北海超是什么意思】“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一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古文,原文为:“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想把泰山夹在腋下跳过北海,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而如果一个人要为年长的人折一根树枝,却说“我做不到”,这并不是真的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
其中,“超”字在这里的意思是“跳过”或“越过”。整句话通过比喻的方式,说明了“不能”和“不为”的区别。前者是能力不足,后者是态度问题。
“挟泰山以超北海”中的“超”意为“跳过、越过”。这句话用极端的例子来说明“不能”与“不为”的不同。真正的“不能”是指能力上的限制,而“不为”则是主观上的不愿行动。因此,“超”在这里强调的是动作的完成性,即“跳过”这一行为的实现难度极高,甚至不可能。
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作用 | 举例说明 |
挟 | 夹、扛 | 动作主体 | “挟泰山”指将泰山夹在腋下 |
太山 | 泰山 | 具体对象 | 古代称泰山为“太山” |
超 | 跳过、越过 | 动作目的 | “超北海”表示跳过北海 |
北海 | 北方的大海 | 目标地点 | 古代对北方海域的泛称 |
语 | 对……说 | 引导话语 | “语人曰‘我不能’”表示对别人说 |
不能 | 没有能力 | 表达能力不足 | 真正的无法做到 |
不为 | 不愿意做 | 表达主观意愿 | 并非没有能力,而是不愿做 |
通过分析“挟泰山以超北海”这句话,我们不仅了解了“超”的具体含义,还明白了孟子所要传达的深层道理:有些事情是因为“不能”,而有些事情则是因为“不为”。这种区分对于理解人的行为动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