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草莱是什么意思

2025-09-20 08:22:21

问题描述:

草莱是什么意思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8:22:21

草莱是什么意思】“草莱”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含义较为丰富。它通常用来形容荒芜、未开垦的土地,也可引申为未经开发的地区或尚未被利用的资源。在现代语境中,“草莱”有时也被用于比喻缺乏管理或混乱的状态。

以下是对“草莱”一词的详细总结与分析:

一、词语解释

项目 内容
词语 草莱
拼音 cǎo lái
词性 名词/动词(较少见)
基本含义 1. 未开垦的荒地
2. 未经治理的地方
3. 比喻混乱、未开发的状态
出处 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史记》等
现代用法 较少使用,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表达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草莱”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典籍,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到:“荆人伐郑,郑伯与之战于邲,败绩。楚人围宋,宋人告急,晋人救之。……于是乎有草莱之田。”这里的“草莱”指的是荒地,说明古人已开始用此词描述未被耕种的土地。

随着历史发展,“草莱”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自然状态下的荒地,也常用于比喻社会或政治上的混乱、未开发的领域。

三、文化与文学中的使用

在古代文学中,“草莱”常用于描绘边远地区或未开发的疆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

- 《诗经·小雅·黍苗》:“我心忧伤,聊与子同归;我心忧伤,聊与子同归。”虽无直接使用“草莱”,但其意境与“草莱”所表达的荒凉、艰苦相呼应。

-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非直接提及“草莱”,但其中对边地开发的描写,与“草莱”概念相通。

四、现代语境中的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草莱”已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学术文章中仍会偶尔出现,主要用于强调某种原始、未被开发的状态。例如:

- “这片区域仍是一片草莱,亟需规划与开发。”

- “他选择深入草莱,探索未知的世界。”

五、总结

“草莱”一词源于古代,原意是指未开垦的荒地,后引申为未开发、未治理的地区或状态。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和学术语境中仍有其独特的表达价值。

总结要点 内容
含义 未开垦的荒地,亦可引申为未开发的领域
用法 多见于古文及文学作品,现代较少使用
文化意义 象征原始、荒凉、未开发的状态
现代应用 多用于比喻或文学表达,强调“未被利用”的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草莱”在具体文献中的运用,可参考《左传》《史记》等经典古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