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去是哪首诗】“金戈铁马去”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形容战争场面的壮阔与激烈。这句话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该词通过豪迈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以下是对“金戈铁马去”出处的详细总结:
一、诗句出处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金戈铁马去 |
出处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 |
朝代 | 南宋 |
体裁 | 词(《破阵子》) |
主题 | 战争、壮志、豪情 |
二、相关背景介绍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他的词作多以豪放著称,情感深沉,气势磅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写于他晚年,抒发了他对昔日战场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全词如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可怜白发生!
其中“金戈铁马去”虽未直接出现,但整首词描绘的是战马奔腾、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因此“金戈铁马去”常被引申为该词中的意境。
三、常见误解与辨析
1. “金戈铁马去”是否原句?
不是原句。原词中并未出现“金戈铁马去”,而是后人根据词意提炼出的表达。
2. 为何“金戈铁马去”会被引用?
因为它高度概括了辛弃疾词中所表现的战争氛围和英雄气概,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3. 是否还有其他诗词使用“金戈铁马”?
是的,如陆游、岳飞等人的作品中也有类似表达,但最广为人知的仍是辛弃疾的《破阵子》。
四、总结
“金戈铁马去”并非出自某一首具体诗歌的原文,而是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战争意境的高度提炼。该词展现了词人对英雄梦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是南宋豪放派词作的典范之作。
文章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历史资料与文学常识撰写,旨在提供准确、易懂的信息,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机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