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不及的意思】“始料不及”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的发生超出了最初的预料,让人感到意外或措手不及。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描述突发事件、意外结果或出乎意料的情况时非常贴切。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始料不及 |
拼音 | shǐ liào bù jí |
注音 | ㄕㄧˇ ㄌㄧㄠˋ ㄅㄨˋ ㄐㄧˊ |
含义 | 指事情的发展与最初设想的完全不同,超出预期,令人意想不到。 |
出处 |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其后,晋人伐郑,郑人请盟,晋人弗许,遂围郑,郑人惧,乃使子产如晋,请于晋侯曰:‘……’”后世引申为“始料不及”。 |
用法 | 多用于叙述事件发展出乎意料,常带有惊讶、无奈或遗憾的情绪。 |
二、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原本以为这次考试会轻松通过,结果却始料不及地挂科了。 | 表示考试结果完全出乎意料。 |
这次项目进展顺利,远超公司领导的预期,真是始料不及。 | 表示事情发展比预想更好。 |
他因为一时冲动做出决定,最终导致了始料不及的后果。 | 表示因决策失误引发意外结果。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意外、出乎意料、料想不到、突如其来 |
反义词 | 事先预料、意料之中、早有准备、计划之内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景:适用于描述突发情况、意外结果或与预期相反的事件。
- 语气色彩: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根据语境可表达惊讶、惋惜或庆幸。
- 注意点:避免在正式场合中滥用,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是否使用。
五、总结
“始料不及”是一个表达“出乎意料”的成语,强调事情的发展与预期不符。它既可以用于负面情境(如失败、挫折),也可以用于正面情境(如成功、惊喜)。在实际使用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情感色彩,以达到更准确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