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鬼蜮伎俩出处于哪里

2025-10-01 10:13:18

问题描述:

鬼蜮伎俩出处于哪里,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10:13:18

鬼蜮伎俩出处于哪里】“鬼蜮伎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阴险、狡诈、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或行为。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在中文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色彩。本文将从出处、释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成语出处

“鬼蜮伎俩”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鬼神之于人,无常,惟德是依。故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夫如是,则远怨矣。”虽然这段话并未直接出现“鬼蜮伎俩”,但“鬼蜮”一词在后世的文献中逐渐被用来比喻邪恶、诡计多端的人或行为。

更明确的使用出现在宋代的典籍中,如《宋史·奸臣传》中提到“鬼蜮伎俩,难以为继”,意指小人所使用的阴谋诡计难以长久维持。因此,“鬼蜮伎俩”作为固定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文言文献中的隐喻表达。

二、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鬼蜮伎俩
拼音 guǐ yù jì liǎng
释义 指阴险、狡诈、不正当的手段或行为,多用于批评小人或不道德的行为。
近义词 阴谋诡计、心术不正、歪门邪道
反义词 正大光明、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例句
批评他人行为 他屡次使用鬼蜮伎俩来达到个人目的,令人不齿。
描述社会现象 在某些场合,鬼蜮伎俩往往比真才实学更容易得逞。
文学作品中 小说中描绘了权臣如何运用鬼蜮伎俩排挤忠良。

四、延伸理解

“鬼蜮”一词原指传说中的怪物,后来引申为阴险之人;“伎俩”则指手段、方法。两者结合,形成一种带有贬义的表达方式,强调行为的不正当性和道德上的低劣。

在现代汉语中,“鬼蜮伎俩”虽不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写作中仍有一定的表现力,尤其在批判性文章或历史类作品中较为常见。

五、总结

“鬼蜮伎俩”是一个源自古代文言文献的成语,用来形容阴险狡诈的手段。其出处虽不明确,但可追溯至宋代以后的典籍。该成语在现代仍有一定使用价值,尤其在描述不道德行为时,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成语 出处 释义 用法 延伸
鬼蜮伎俩 宋代文献(如《宋史》) 阴险狡诈的手段 批评、讽刺、文学描写 “鬼蜮”指邪恶,“伎俩”指手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鬼蜮伎俩”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也反映了古人对人性中阴暗面的深刻洞察。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