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下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琵琶女弹奏时姿态娇羞、含蓄动人的经典诗句。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在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微妙状态,令人回味无穷。
一、
“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意思是:经过多次呼唤和邀请,琵琶女才缓缓走出,抱着琵琶,用一半的脸遮掩着,表现出一种羞涩、犹豫、含蓄的情感状态。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琵琶女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和心理状态。后一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则进一步展现了琵琶女虽未正式演奏,但已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为后续的音乐表演埋下伏笔。
二、相关诗句对比表
原文句子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情感表达 |
千呼万唤始出来 | 《琵琶行》 | 白居易 | 多次呼唤后才出来 | 表现琵琶女的羞涩与犹豫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琵琶行》 | 白居易 | 抱着琵琶,半遮脸庞 | 形象描写,突出羞怯与含蓄 |
转轴拨弦三两声 | 《琵琶行》 | 白居易 | 调整琴轴,拨动琴弦 | 展示琵琶女技艺娴熟 |
未成曲调先有情 | 《琵琶行》 | 白居易 | 尚未奏出完整曲调,已有情感流露 | 表达内心情感丰富 |
三、文化背景与意义
“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是文学上的佳句,也常被用于形容女子含蓄、优雅的姿态。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也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一种欲言又止、若即若离的情感状态。
从文学角度来看,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琵琶女的心理活动与外在形象结合,使读者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写法体现了白居易“以情动人”的艺术风格。
四、结语
“犹抱琵琶半遮面”作为千古传诵的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也传达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它让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人对情感、美与人性的细腻观察。
如需进一步了解《琵琶行》全文或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文学研究资料。